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就业指导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创办于2010年,2021年被评为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修业年限3至8年。该专业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手段,以工程意识和创新思维培养为目的,经过多年的教学与研究,现已形成“智能+电网+制造”的专业特色。
一、就业方向
从事电力、电气设备制造行业内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相关的工程设计、生产制造、系统运行、系统分析、技术开发、教育科研、经济管理等方面工作,亦可从事其他行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相关工作。
(1)从事电力系统设计、研发和运行管理等工作,可就业单位主要有: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两大电网公司下属的各级电力公司和国家五大发电集团及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等下属的各类发电厂;各级电力设计院、电力规划院;电力建设公司;各类电力技术专业公司;新能源发电企业;能源、航空、航天、冶金、有色、石化、船舶、电子、医药、机械、建筑等大中型企业供电部门或自备电厂;
(2)在电气设备制造企业、电力自动化设备公司、电力电子、通信等高新技术企业从事技术研发管理和运营工作;
(3)电气工程专业作为一门基础的学科,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与很多热门的行业有着密切的关系,如电力、电子、控制、计算机等,因而具备相关学科背景的毕业生可以比较轻松地向自动化、自动控制、电子、计算机等专业领域转型。这也使本专业毕业生就业渠道进一步增加。
二、就业岗位
电气工程师:负责电气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等工作。
电力工程师:专注于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
自动化工程师:从事工业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开发、集成和维护等工作。
控制工程师:应用控制理论和技术,设计各种控制系统,提高生产效率。
嵌入式工程师:专注于嵌入式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如智能家居、工业控制等。
信号工程师:负责信号处理和分析,为自动化和控制系统提供数据支持。
电力电子工程师:从事电力电子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工业自动化提供技术支持。
三、能力要求
(1)专业素养——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宽厚,具有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和电气工程专业知识、技术标准和现代化工具,设计、分析、解决电气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2)创新能力——具有系统思维、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和创新能力,能够根据电气工程及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不断拓展知识,提升能力,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3)个人素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遵守法律。在工作中具有社会责任感、事业心、安全与环保意识,能积极服务国家与社会,在工程实践中坚持公众利益优先。
(4)管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强,能够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具有工程项目实施和管理能力,能够在团队中担任骨干或领导角色,发挥有效作用。
(5)学习能力——适应电气工程学科发展和行业发展需求,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终身学习途径拓展知识和能力。